伊人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_我要看亚洲中字幕毛带_青草娱乐人人摸超碰_久99久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服務分類

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 -> 融資專題 >
專訪貝多廣:普惠金融“接地氣”需改善三大問題
2016-08-17 | 來源:騰訊財經| 瀏覽(386)| 收藏

被提升至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層面的普惠金融,正面臨著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難題。

2016年初,國務院印發(fā)《推進普惠金融發(fā)展規(guī)劃(2016—2020)》,勾勒出未來五年中國普惠金融發(fā)展的路線圖。規(guī)劃提出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中國普惠金融發(fā)展水平居于國際中上游水平。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長貝多廣近期在接受騰訊財經專訪時,介紹了來自拉美國家發(fā)展普惠金融的經驗,并提出,要想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需求、供應、基礎設施三者缺一不可。

普惠金融三大問題待解

在貝多廣看來,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弱勢群體上。因此,可從三個角度來分析:

一是需求層面“要不要”的問題。很多農村地區(qū)還面臨著“不知道貸款要了干什么”,或者“要了貸款還不起”的窘境。

貝多廣認為,金融扶貧的本質在于,被扶貧對象有無生產或者經濟活動。推廣普惠金融,只是讓他們在開展生產活動的時候,不至于因為缺乏資金而受到阻力。

二是從供應層面來看,不管是傳統(tǒng)銀行,還是新型的金融機構服務商,要提供讓弱勢群體喜歡的、接地氣的產品。貸款條件不要太苛刻,不要強求用房子或其他財產做抵押,主要看信用和未來的生產經營潛力。

不過,貝多廣也認為,在當下實現(xiàn)上述構想,仍有難度。目前常見的做法是,通過電商平臺來切入金融,雖然電商在城市發(fā)展迅猛,但農村分布相對分散、路途遙遠,物流成為在農村發(fā)展電商的主要矛盾,以至于附加在電商上面的農村金融,開展起來也不那么容易。

在貝多廣看來,解決“最后一公里”還有個根本的問題,那就是基礎設施。以征信為例,即使每家機構都自己去做征信,也只能了解各自客戶的信用狀況,但征信實際上是一種公眾產品,雖然人民銀行有可供查詢的征信系統(tǒng),但目前只收錄了部分有信貸記錄的人的信用信息。

“普惠金融有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首貸!必惗鄰V介紹稱,如果一家機構冒險給一個從無信貸記錄的人借款,產生的信用記錄進入人民銀行的征信系統(tǒng),但是一旦貸款出了問題,全由這家機構承擔;如果沒有首貸,這個人就沒有信用記錄,也很難獲得貸款。這就涉及到經濟學中的博弈關系。

反觀美國,一些做征信的私人機構,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可以為別人提供有償征信服務。而中國整個金融的基礎設施還不完整,因此,發(fā)展過程相對艱難。

據他介紹,作為基礎設施的一部分,下一步中國人民大學普惠金融研究院將聯(lián)合央行,專門成立一個數(shù)據中心,去研究數(shù)據庫指標體系,通過該體系能反映一個地區(qū)、甚至整個國家的普惠金融發(fā)展指標。

貝多廣總結稱,“需求、供應、基礎設施,這三者要有一個平衡的發(fā)展,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才能解決。”

拉美經驗值得借鑒

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國際論壇將于近期舉行,此次還專設了中國——拉美微型金融高峰論壇專場。

貝多廣向騰訊財經介紹稱,一些拉美國家,以及亞洲的孟加拉、印度、印尼等國家和地區(qū),在發(fā)展普惠金融方面都有一些不錯的案例。他們的基礎設施未必完善,但是起步很早,有的國家已經做了40年,而且出發(fā)點不是為了賺錢,絕大多數(shù)是公益組織出身,前期資金成本很低。

在經歷了前期20多年的緩慢發(fā)展之后,這些拉美國家從事普惠金融的機構,已經積累了足夠多的客戶,到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慢慢走向商業(yè)化,謀求上市進入到資本市場。

“玻利維亞和秘魯?shù)膬杉抑饕鲂∥⒖蛻舻你y行,已經做到了幾百萬的客戶,在該國銀行業(yè)中排第四、第五位,這在中國難以想象!必惗鄰V舉例稱。

反觀中國的普惠金融,“出發(fā)點不同,起步太急功近利,這就是我們歷史的局限性。”他評價道,中國的金融體制學習美國,到頭來發(fā)現(xiàn),金融業(yè)中70%—80%的長尾用戶被遺忘。

一些在各地做得比較好的農信社,紛紛轉型成農商行,從而出現(xiàn)一種“逆普惠”的傾向。

在他看來,問題的本質在于,國外的普惠金融是自下而上發(fā)展,而中國是自上而下推動,愿景與業(yè)務目標不一致。從這點上來看,拉美的模式值得借鑒。

警惕“普惠金融”過熱化

雖然已在這個領域研究多年,但過去這一年,才讓貝多廣真正感覺到,普惠金融“熱”起來了。

“去年這個時候,很多人對這一話題還似懂非懂,這一年當中發(fā)生很大變化,好像幾乎稍微大一點的機構都在討論這個話題!必惗鄰V感慨道。

他提示到,在2015年以來互聯(lián)網金融出了一些問題后,部分平臺開始借用普惠金融一詞。在他來看,這些平臺對普惠金融的認識并不深刻,僅僅是因為國家重視普惠金融,打著這個旗號能規(guī)避風險。

他以P2P為例,在他看來,真正對普惠金融有價值的是第二個“P”,這個“P”代表著金字塔底部的個人或小微企業(yè)。但事實上,很多P2P公司因為自身沒有線下業(yè)務,就找小貸公司、擔保公司合作,由它們提供客戶,將幾百萬元的借款拆散,放到P2P平臺上賣,這種幾百萬元借款規(guī)模的客戶往往風險最大,往往是被銀行拒絕的客戶。

“如果一家P2P平臺放幾億的貸款,只要壞掉兩三筆,問題就比較大!彼J為,這種融資服務并沒有真正落實到普惠金融的對象身上,只是打著這個旗號來圈錢。這種情況下,讓政府來兜底,并不合適。


360網站安全檢測平臺